在“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作用下,中國車企在東南亞、西亞、南亞國家,甚至非洲以及歐洲等沿線國家,逐漸探索到新的汽車增量突破口。而新能源技術的興起,又為中國車企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新契機。特別是伴隨著近年來市場需求趨向飽和,國內車市銷量呈現出負增長的態勢,使得中國汽車行業步入寒冬已成為共識。可以說,面對眼前的機遇與挑戰,全球化是中國汽車企業的絕佳選擇。
作為中國出海征戰的車企之一,長城汽車始終錨定全球化這一路線。而在其領路人魏建軍看來,企業未來趨勢一定是全球化的,汽車品牌不國際化是沒有價值的,也是無法生存的,為了品牌、為了企業的經營必須實施全球化戰略。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早在1997年,第一批長城皮卡就已銷往中東,拉開了中國汽車進軍海外的序幕。到今天,長城皮卡已連續保持22年中國皮卡出口量排名第一,而以全球化思維打造的首款全新旗艦車型哈弗F7也受到俄羅斯市場上年輕消費者的熱切追捧。但對于具有長遠眼光的長城汽車而言,開展海外業務,絕不僅僅是只意味著把產品賣到當地市場,品牌輸出才是最終的目的,而海外設廠、研發布局、渠道建設等戰略部署,正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長城皮卡新風駿5歐洲版
AI智能網聯SUV哈弗F7
在世界汽車行業加速洗牌的競爭格局中,精尖科技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長城汽車先后在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韓國設立了海外研發中心,鉆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氫能、無人駕駛等關鍵創新核心技術。而在打造頂層研發技術堡壘的同時,長城汽車在海外工廠建設上也不遺余力。除了在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和保加利亞等多國擁有KD工廠,2019年6月,長城汽車投資5億美元建設的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投產,這是中國汽車品牌首個海外全工藝獨資制造工廠,也是中國制造業在俄羅斯最大的投資項目。2020年,長城汽車又相繼收購印度塔里岡工廠與泰國羅勇府工廠,進一步完善長城汽車在海外的生產布局。
長城汽車研發生產的全球布局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圖拉工廠標志著其海外制造能力全面落地,屬地化運營邁向更加成熟的階段,是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部署的一枚重要落子。不僅如此,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更為其他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增添了底氣——圖拉工廠有能力提供代工組裝支持,使得中國汽車品牌不完全依賴于當地的其他代工廠,大大降低合作風險。這也響應了國家鼓勵企業“抱團出海“的號召,體現了長城汽車作為自主品牌領導者的格局觀。
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生產的哈弗F7海外上市
“研發+制造”兩條腿走路的方式,讓長城汽車“走出去”的步伐邁得穩健扎實。除此以外,長城汽車的海外渠道網絡建設也為其全球化戰略積累了正向資產。經過多年的市場耕耘,長城汽車在海外已實現累計銷量60余萬輛,海外網絡數量總計超過500余家,覆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及中東、非洲、南美、亞太等區域市場,繪制了一張直接觸達消費者層面的情感溝通網。
面對“全球化”課題,長城汽車一直堅信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中國汽車產業一定是從“技術輸入國”變為“技術輸出國”。長城汽車更始終清楚,要真正地走出國門,企業就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儲備國際化運營人才、注重品牌建設、承擔當地社會責任并能夠應對一系列的潛在風險。可以說,從修煉科技硬實力到市場渠道打通落地,長城汽車為中國品牌提供了一個“出海”范本。未來,希望有更多中國企業能像長城汽車一樣,在全球化市場披荊斬棘,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更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