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這里就很抽象,服務器多了少了有多大的意義,數據的專業解釋在這樣的會上不好說,我打個比方,當今中國的首都北京有2000多人萬,2000多萬個手機,2000多萬個座機,還有700多萬個家庭上網網址,然后還有200萬個企事業單位的各種數據處理,所有這些通信量的后臺服務,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在后面支撐著數據中心,20萬臺,上海17萬臺,目前重慶本土自己使用的量是6萬臺,我講這個話的意思是,20萬臺是一個天文數字,非常大的量,現在我們多了十幾萬臺,2014、2015年會到30萬臺的運行,幾乎等于一個半北京,這當然不是重慶地區老百姓本身通信服務需求的平臺,因為量沒那么大,6萬臺,2015年到10萬臺本地需求就了不得了,我們建的云平臺不僅是為重慶地區的老百姓通信信息系統業務發展所需,云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國家的、全球的、某個領域的,所以它是為世界服務的,為世界服務當然不是我們直接為世界服務,我們創造投資環境,是世界級的公司在重慶建立基地,利用重慶的云基地為全球服務,比如房產商提供寫字樓,有的是有了寫字樓后來貿易商,貿易商租了寫字樓做全球貿易,又有為貿易商服務的金融企業,又有為貿易商服務的餐飲、旅游、消費,是一個城市生活、城市經濟的產業鏈,云計算也一樣,搞數據中心相當于造了樓,搞數據服務的人在數據中心里租了服務器進行全球化某個領域的數據服務,有了數據服務公司在這里大量云集,大量軟件公司為它提供增值服務分析所需要的軟件,又會有大量的各種公司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有政策前景、有結構概念的進行數據分析,所以這個食物鏈會帶出一大堆企業,我們覺得我們這件事已經在蓬勃展開,不是基于某個地方本地的教育系統,幾百個教育學校、幾十個社區云,或是整個城市里交通網絡的云,這是一個概念,這些服務都需要,但當你這個地區著眼于為全球服務云體系的形成,站在云的高端上,再為本地的具體事情做一些服務,那等于是一覽眾山小,做這些事只是順水推舟,不是很難,在這個意義上,云,信息體系,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包括物聯網的發展,大數據體系的發展在重慶很有用。
其實我剛才說到的海關,能夠讓重慶成為內陸口岸,不僅僅是一個管理理念的變化,而是和互聯網、物聯網信息技術的平臺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都知道,沿海地區的海關,一次報關,一次驗收,一次檢驗,一次放行,在沿海當然就這么一次,但是在內陸,按我們以前的習慣,如果從沿海報關了,驗過了,這個貨兩千公里運到沿海,卡車運、火車運,會不會中間有人出現調包,打開以后發現可能有走私的情況,沿海怎么能只是驗收就讓你走?所以必然出現二次檢查,既然有二次檢查,就不必要在內陸重復了,所以內陸等于是有海關,沒口岸,內陸海關的工作量很小,企業直接從內陸運到沿海,直接報關,所以內陸沒口岸。
為什么歐共體的內陸國家德國和沿海國家的口岸能互通呢?這和信息技術基礎有關系,由于物聯網的實現,重慶海關關檢以后,2000公里集裝箱的移動過程,監督視頻上都能看到它的狀態,自然就產生了坐地日行千里(如)在隔壁(的效果),所以我們說,海關的關檢互認,執法互助,信息共享就成為了一個有效技術。
技術的發展不僅是信息產業本身的發展,它也為其它各行各業的開放解決了問題,我講這些話的意思是想說,這些汽車信息系統和我們汽車買賣的方式很有關系,同樣一個銷售公司在重慶利用這些數據中心分析一下和你的汽車銷售有關聯的大數據,當然,你在別的城市通過網絡調取重慶的數據也可以分析,但人還是需要一個空間環境,在重慶這樣的環境里,它是大都市,是大工業基地,是大信息中心,也是一個內陸的金融中心,又是內陸的開放高地,同樣在這兒生活,每天接觸的東西會使你的耳目更靈敏、思維更敏捷、工作效率更高,生活方式還更休閑,最終效果是這里有一流社會,一流城市的工作、生活品質,但它的房價是上海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你可以在重慶最幸福的生活,因為便宜嘛。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歡迎大家以重慶作為今后汽車營銷的重點地區,而且不光是在重慶推銷汽車,而是以重慶為據點在西南地區、西部地區、內陸地區推銷汽車,我相信這樣對重慶發展當然有好處,對大家的事業也會有好處。
就講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