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5日,2022年首屆新能源汽車耐力賽,在株洲國際賽車場和株洲汽車博覽園交易中心舉行。本次賽事將是我國新能源品牌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國新能源科技薈萃的舞臺,埃安AION V Plus、比亞迪海豚、嵐圖FREE、長安深藍SL03等車型悉數參賽,剛剛上市不久的2023款AION V Plus不但填補了20萬級智能純電7座的市場空白,還在本屆耐力賽上代表埃安出戰,憑借傲人實力,一舉斬獲2022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年度推薦獎、2022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中大型操控優勝獎 SUV組第二名、2022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中大型加速優勝獎 SUV組第三名三項大獎。
苛刻條件下彰顯性能優勢
比賽當天連續的高溫濕熱,對于車手的體能意志和賽車三電系統,以及賽手的操作技術都是極大的考驗。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借鑒國際成熟的汽車賽事模式和規則,挑戰兩位車手在6小時內不間斷的接力賽,充分展現新能源汽車耐力與電池功耗。此次賽事的不同點在于,代表各車企出戰的車輛均為量產車且沒有經過任何改裝,這對于普通觀眾來說更加具有實用價值。在株洲國際賽車場3.77公里、14個挑戰性彎角、最大落差達25.98米的賽道上,此次代表埃安參加比賽的是剛在成都車展亮相的“20萬級唯一智能純電7座”2023款AION V Plus,作為此次比賽的唯一一輛7座SUV,出色的性能讓2023款的AION V Plus在6小時不間斷的耐力比拼后,還剩余了84%的電池續航,可謂是整場比賽的絕對實力派。此外AION V Plus車隊的選手,不僅要激烈追逐、精準切彎,更要直面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焦慮以及如何保證在長時間高溫環境下行駛的車輛安全性,搭載自主研發彈匣電池的AION V Plus應對起來就顯得輕松了許多。
此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電池安全標準起草人之一劉仕強博士帶領團隊,對采用了彈匣電池技術的三元鋰電池包進行了針刺試驗。針刺后電池包僅出現短暫冒煙(約1分鐘),無起火和爆炸現象。靜置48小時后電壓降至0V,溫度恢復至室溫,且電池包內部結構完好,只有被針刺的電芯模塊發生熱失控,并未蔓延到其他電芯。憑借這一技術,彈匣電池成為央視首個動力電池技術大獎的唯一獲得者。此外,根據埃安的官方數據顯示,采用彈匣電池技術的純電汽車總銷量已經超過15萬輛,且沒有發生安全事故,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快車道上飛速發展。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350萬輛,今年1-7月,累計產銷已經超過300萬輛,預計全年將有大幅增長,其中,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占比超過75%。2023款AION V Plus作為“20萬唯一智能純電7座”與品牌的“科技擔當”,將成為更多都市精英家庭“更聰明的陪伴”,為用戶帶來更多“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