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車之旅自駕游資訊網 -> 自駕 -> 地理
黃果樹瀑布(一)
2011-05-19 09:35:10 來源: 作者: 【大 中 小】
簡介
黃果樹瀑布,位于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級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因當地一種常見的植物“黃果樹”而得名,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黃果樹瀑布不只一個瀑布的存在,以它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瀑布18個。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黃果樹瀑布群是由18個風韻各異的大小瀑布組成,其中以黃果樹大瀑布最為優美壯觀,故統稱為黃果樹瀑布群。由于黃果樹瀑布群的各瀑布不僅風韻各具特色,造型十分優美,堪稱世界上最典型、最壯觀的喀斯特瀑布群,而且在其周圍還發育著許多喀斯特溶洞,洞內發育各種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著名的貴州地下世界,具有極大的旅游觀光價值,故國務院已批準將黃果樹瀑布群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開發區域。可以預見,再過些時候,隨著黃果樹瀑布群的進一步開發,黔中南將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瀑布游覽區之一。
地質構造
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最早因河床突然出現了一個裂點,經河水常年累月不斷的沖刷和溶蝕,便裂點踏隙,形成了一個落差,也就形成了瀑布的基本面貌,后因風雨溶蝕和雨水不斷沖刷,又使原先形成的瀑布不斷向后撤,據地質學家考證,瀑布形成了今天這種穩定的局面,曾有過三次大的變遷,它后撤距離長達205米,現今的三道灘、馬蹄灘、油魚井便是它后撤留下的遺跡,在地質學上,這一現象并稱為“向巖后撤”。
高度測量
黃果樹瀑布兩端地勢險要,壁面直立。長期以來,由于受地形條件和測繪技術手段的限制,瀑布的高度和寬度一直未能精確測繪,導致社會上至今流傳多組數據。此外,瀑布還缺乏較精確的地理坐標和海拔高程數據,這些都給國內外游客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亂,也給政府部門引用數據帶來了不便。
2005年,貴州省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科學手段,測得亞洲最大的瀑布———黃果樹大瀑布的實際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
黃果樹瀑布成因
對于黃果樹瀑布的成因問題,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斷陷而成的;有人則認為是喀斯特侵蝕斷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黃果樹瀑布前的箱形峽谷,原為一落水溶洞,后來隨著洞穴的發育,水流的侵蝕,使洞頂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黃果樹瀑布。
由于一個瀑布的形成過程是與瀑布所在的河流的發育過程緊密相關的,故黃果樹瀑布的形成過程須與白水河的演化發育歷史結合起來考慮。這樣,黃果樹瀑布的發育過程大致可分成七個階段:即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龍洞期、白水河期、黃果樹伏流期、黃果樹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時代大約從距今2700萬年至10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開始,一直延續至今,經歷了一個從地表到底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環演變過程。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Tags:責任編輯:admin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