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3日,由專家學者、企業家、愛心車主和媒體代表等組成的“BMW中國文化之旅”車隊,以“探海角瓊崖,錦繡斑斕的精神家園”為主題,深入海口市、瓊海市、五指山市等多地,探訪了當地種類豐富的非遺項目,包括《南海航道更路經》等民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藤編等傳統手工藝,椰雕等傳統美術以及黎族打柴舞、黎族舂米舞等傳統舞蹈。
本次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探訪活動在收官晚宴上發布了探訪的豐碩成果:第一,成功推選出三項非遺項目的五位傳承人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BMW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專家教授將帶領、幫助非遺傳承人設計并開發具有市場需求的非遺文創產品;第二,借助多樣化的傳播平臺,聯合國內旅行生活指南平臺馬蜂窩制作《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旅游攻略》,助力海南“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
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探訪活動成功推選出三項非遺項目(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椰雕與東坡笠制作技藝)的五位傳承人,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BMW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接下來的三個多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家教授將作為設計師,以“做中學”的模式,帶領、幫助非遺傳承人設計并開發具有市場需求的非遺文創產品。非遺傳承人對產品進行加工、制造、銷售,從而有效帶動鄉村勞動力就業,助力國家文化扶貧政策的落地與實施。
探訪活動中,“BMW中國文化之旅”借助多樣化的傳播平臺,助力海南“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幫助大眾認知海南傳統文化的魅力。
制作第四本以非遺為主題的旅游攻略——《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旅游攻略》,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探索非遺保護的創新模式。該攻略預計今年底推出,助力海南島進行國際旅游島“文化旅游”概念的建構。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推廣非遺領域的文化傳播。探訪期間,“BMW中國文化之旅”在短視頻分享平臺——抖音,以#悅抖悅非遺#為話題,號召公眾進行“非遺”主題的短視頻拍攝及傳播。6天的活動中,該話題共收獲超過800萬次播放量,全方位助力非遺傳播,培養挖掘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讓非遺被更多人看見并了解。
作為BMW戰略型企業社會責任最具標志性的項目,“BMW中國文化之旅”發起于2007年,迄今已持續開展13年。項目注重結合自身資源和核心競爭優勢,以“創新思維的賦能”為手段,以“創造共享價值”為目標,積極搭建“聯結”各種社會資源的橋梁,通過“推廣非遺領域的文化傳播”和“促進非遺作品的使用與消費”兩條創新路徑,助力“非遺走進現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