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游覽日:1日
推薦景點:矛盾故居、林家鋪子、江南百床官、米酒作坊、染坊
特產及小吃:姑嫂餅,三白酒,藍印花布,烏鎮絲棉,杭白菊
桐鄉市烏鎮是個水鄉古鎮,鎮上有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景點,西柵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烏鎮又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里。鎮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側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過“逢源雙橋”,遠遠水面上漂來一葉扁舟,兩位鄉間女子坐在船頭,悠揚的江南小調也越飄越近,走在如今的一些老街上,常會心生感觸:舊貌還在,氣韻無存,但游烏鎮沒有這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如今的烏鎮大致分類為傳統商鋪區、傳統民居區、水鄉風貌區、傳統餐飲區、傳統文化區、傳統作坊區。作坊區內,竹藝、扇藝、陶藝、壺藝、文房四寶、木雕、紡紗織布……曾在桐鄉周圍流行一時的手工作坊一家挨著一家。商鋪區里,曾在烏鎮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商鋪、當鋪、藥鋪都以原本的面貌呈現著,只不過留下了歲月刻下的刀刀痕跡。民居區修舊如舊,最值得訪問的就是那些仍沿街而居的老人們,他們與烏鎮共同走過了數十年的光陰。文化區,印象深刻的是藍印花布“漫天起舞”的庭院,音韻鏘鏘的古戲臺,還有幕布上的那一段“皮影”傳說……
烏鎮1991年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去年初,桐鄉初,桐鄉市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進行大規模的古鎮保護與開發,確立了100年前清朝末民國初的時空定位和挖掘民俗民間文化特色的個性定位。
在中國江南水鄉如珍珠撒落的美麗小鎮中,烏鎮以悠悠飄蕩的歷史文化氣息別具一格。除了小橋、流水、人家,原汁原味的古鎮風貌,這里留有戰國時代的遺韻,太平天國的故事;由宋至清,這里出了161名舉人,其中進士64人;歷史上很多達官高士,也在這里修建園第別墅。一代文學巨匠茅盾的故居,更為古鎮增添靜雅之氣。
烏鎮的氣候與嘉興、西塘無多大區別。
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與秋天。請避免夏季正午時去烏鎮游覽,白晃晃的日光直直地曬下來,也沒什么廊棚可遮擋,讓人感覺非常不好。
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仿佛夢境。傍晚,夕陽西照,游人散盡,一個生活著的烏鎮出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