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響應中央號召,主動調整,不追求數量,而是追求經營質量,整體呈穩健發展態勢——2017年,東風公司累計銷售汽車412萬輛,穩居行業第二;銷售收入和營業利潤同比實現較快增長,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營業利潤率高于行業整體水平,高質量完成國資委下達的任務目標。
堅持高質量,多個業務單元表現搶眼
2017年,東風累計銷售商用車59.3萬輛,同比增長20.7%,商用車總銷量重回行業第一,重卡、輕卡、微卡銷量增幅跑贏大市。其中,重卡累計銷售21.6萬輛,同比增長51.4%,東風商用車、東風特商跑贏大市,東風柳汽表現良好;輕卡累計銷售18.8萬輛,同比增長14.8%,東風股份銷量增長28.5%,大幅跑贏大市。
在乘用車業務方面,2017年,東風累計銷售乘用車352.7萬輛,銷量排名行業第二,各細分市場與行業趨勢基本一致。在新能源汽車方面,2017年東風新能源汽車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117.6%,遠高于行業增幅。
2017年,東風出口汽車6.5萬輛,同比增長155.3%,遠高于行業26.6%的平均增幅,位居行業第5位,排名較同期提升2位,并且在前5家集團中增幅領先。
從各業務單元表現來看,多個業務單元表現搶眼。東風本田正在挑戰全年71.4萬輛目標;東風日產銷量、收入、利潤均完成較好,經營目標超挑戰達成;神龍公司和東風悅達起亞進行一系列改革和改善,努力消除內外部不利因素,銷量逐步回升。東風雷諾銷量規模快速提升,全年銷量目前已達到7.2萬輛,經營效益也有較大改善;東風英菲尼迪超額完成銷量目標,增幅高于行業水平。
東風風神實現了產品戰略升級,以平臺化戰略為主線,模塊化作支撐,產品進入3.0時代。東風啟辰銷量增長較快,效益有較大幅度改善,同時,造型中心投入運營,造型整體開發能力進一步提升。東風小康銷量和利潤均大幅增長,風光580持續熱銷,累計銷量在自主SUV車型中排名第八。東風柳汽風行雙T產品上市,全方位滿足用戶升級的需求,銷量回升較快。
緊抓行業趨勢,掀起科技創新熱潮
在近期舉行的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2017年度頒獎儀式上,東風公司共有12個項目斬獲汽車界“諾貝爾獎”,在獲獎數量上連續六年排名第一。這是東風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方針所結出的碩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這一目標。作為汽車行業央企,自主創新、科技創新在東風公司已成為一種風尚。
央企創新成就展上的東風風神E70純電動轎車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雙創工作,東風一向積極作為。在2017年舉行的央企創新成就展上,東風公司攜自主研發的E70純電動轎車、混合動力越野車、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智能駕駛控制器等多個行業領先的創新成果參展,進一步樹立了新時代下的央企新形象。
踐行科技創新,傳播科學知識。去年,東風公司再次獨家冠名央視科普節目《加油!向未來》,通過電視熒幕的方式演繹“最炫科技風”。同時,東風公司還選派了莫莉、劉洛川等多位科技達人參與猜想團答題,他們分別擁有多項個人專利和創新成果,他們是東風廣大科技創新人員的代表。
《加油!向未來》第二季啟動儀式
瞄準前瞻技術,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東風與一汽、長安已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全方位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
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自科技大會吹響科技強企號角后,按照“十三五科技規劃發展綱要”,東風公司各項科技振興計劃項目有序推進。2017年9月,東風公司舉行了科技創新成果展暨技術中心第二屆科技創新周,全面展示了在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方面的最新進展。這次展覽包括近30場科技創新論壇,120多件代表行業和東風最新科技水準的實物展品,數百項受到表彰的發明專利、專有技術和科技進步項目�?梢哉f,東風用實際行動生動闡釋了科技之于汽車的內涵和外延。
2017年東風汽車公司科技創新成果展”開幕啟動儀式
當前東風公司上下正緊抓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不斷掀起科技創新熱潮。
改革突破,輕裝上陣擁抱新時代
前不久,關于東風公司更名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廣為傳播,即原東風汽車公司名稱變更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國家單獨出資、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履行出資人義務的機構,根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的授權,代表國務院對公司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
更名的背后,是東風公司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9月,東風公司批準轉讓東風實業有限公司(廠辦大集體企業)85%股權。東風實業作為集體所有制企業,股權被轉讓后,東風公司將不再擁有控制權。
2017年是東風公司的改革破冰之年,東風公司改革力度加大,歷史遺留問題加快解決,大集體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十堰基地、襄陽基地“三供一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年初,原東風總醫院融入國藥集團,國藥東風醫療健康產業公司正式運營,由此,東風公司加快了輔業、三供一業企業的改革步伐。目前,三供一業改革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其水務公司將移交給首創集團,熱電廠將移交給京能集團,電力處將移交給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
東風華神汽車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12月中旬,東風旗下的東風華神汽車有限公司、東風(十堰)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十堰)特種車身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公告,宣布三家公司將合并。這不僅是優化整合資源的舉措,更是“瘦身健體”及“處僵治困”工作的成果。
在機制改革方面,東風公司扎實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實現“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減”的管理目標,充分調動干部員工積極性,不斷滿足自主事業、國際化事業發展以及公司人才隊伍建設需求。
目前,在東風公司,“站在山巔看世界”已經廣為認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企改革,只有進行時!改革突破,東風正蹄疾步穩,輕裝上陣擁抱新時代。
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新時代東風奮勇爭先
10月18日東風公司總部機關組織集中收聽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為企業“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提供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2017年年初,東風公司發布了2017年至2021年黨建工作事業計劃,提出“核心工程”“先鋒工程”“清風工程”“堡壘工程”四大工程,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打造“核心工程”;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打造“先鋒工程”;堅持黨組織對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打造“清風工程”;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打造“堡壘工程”。同時還將其細分為15個目標管理項目,50個措施課題,每個項目或課題都有評價指標,并將企業管理模式引入黨建工作。
東風公司黨委常委(擴大)會暨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研討會深入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在東風公司,黨建事業計劃已經覆蓋至所有直屬板塊黨委,每月在總部召開黨群工作例會是雷打不動的,各單位黨委書記都要匯報黨建事業計劃推進進度。同時在“黨建作戰室”的東風總部701會議室里,墻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表格,直觀呈現各單位黨建事業計劃推進進度,沒完成的,標紅臉;完成的,標綠臉。如果一年之內兩次“掛紅臉”,黨委書記將被“請”到公司總部“喝茶”——約談,“合資公司也不例外”。
近段時間以來,根據東風公司黨委統一安排,東風公司黨委成員分赴事業布局所在地,進基層進車間進班組宣講十九大精神。
當前,從東風公司總部到基層單位,從領導干部到一線員工,處處可見東風人深入學習、廣泛宣傳、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新時代東風,實現汽車強國夢的熱烈反響和積極行動。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如何在2018年,把握新時代的脈搏,在繼續砥礪前行、穩健發展的基礎上,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既是東風自身努力的方向,也是時代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