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早上9:00左右從廈門坐動車不到一小時就到達泉州 出火車站很快就找到公交車總站的17路(泉州的公交車真不錯 停在總站的車會在路牌上把發車時間打出來 這個我還從來沒在其他城市見過) 先到酒店把行李放下 然后馬上開始一天的行程 先從涂門街開始 這條街上匯集了不少要去的地方,。
第一站來到關帝廟 (公交車坐到“關帝廟”站下車就是,免費),然后向西步行2分鐘到達清凈寺(門票3塊),然后再繼續往西步行5分鐘到達府文廟(門票3塊),府文廟出來在門口的公交站(府文廟站)坐26路到開元寺(門票10塊,個人認為是泉州市區最值得去的地方),參觀完了,開元寺門口車站坐601到閩臺緣博物館(免費,很大很不錯的博物館),然后在博物館坐601到中山路 (花巷口下),逛完中山路,走到鐘樓站坐1路到蟳埔村(格林公司站下,然后往南邊那條路一直往前走10分鐘就到),蟳埔村逛完都6點多了,就坐1路再轉21路回酒店了。
泉州一日的行程就走完了,去的地方很多,但也不算很趕時間,因為各個地方除蟳埔村外離得都不算遠。第二天一大早趕赴火車站去往下一站福州。
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人文薈萃,有“海濱鄒魯”之稱,民間信仰文化豐富,被稱為“泉南佛國”,“世界宗教博物館”,從泉州的街頭走過,會接連看到一座座莊嚴古樸的寺廟,開元寺、承天寺、天后宮、清真寺和關帝廟等等。不同宗教和諧共處。雖歷經千百年的風雨,這些神廟依然矗立在泉州街頭,見證了泉州古城的歷史變遷。
既然如此,便拿泉州很有特色的清凈寺當封面咯
1. 泉州關帝廟
泉州通淮關岳廟,俗稱涂門關帝廟,有近千年的歷史,原稱關王廟,因宋神宗(1068-1085年)敕封關羽為帝,改稱關帝廟。主祀關羽,民國三年增祀岳飛。民國時期大規模重修,將三義廟前殿退后同主動脈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廟連成一體,形成結構對稱,廟形壯觀的建筑群;后面原來為平屋,現改建為三層樓房,仿古裝修。主殿祀關圣帝君與岳忠武王;左旁崇先殿祀關帝圣祖光昭公,祖裕昌公,你成忠公;右旁三義廟祀劉備、關羽、張飛,配祀諸葛亮、趙云。修復后的殿宇,屋脊剪瓷龍雕,造型各異,其間配有花鳥走獸,體現閩南古建筑的藝術風格。廟內有宋代米梁,明代張瑞圖,董其昌等書法大家的作品,“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詭詐奸刁,到廟興誠何益”等楹聯妙對點綴其間。
通淮關帝廟始建年代和初始規制無考,相傳建于南唐至宋代。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長史李一德重修,時廟有左、右堂,各有前廳、正殿、后殿三進;左堂祀壽亭侯(關羽),右堂祀平浪侯晏。明·萬歷(1573—1619年)間,右堂改為三義廟,祀劉、關、張,附祀諸葛。明·天啟元年(1621年),重修關帝廟,廣僧道住持居室,并于左堂后殿塑關羽袞冕像。清·乾隆間(1736—1795年),增建崇先殿,祀關羽之曾祖、祖、父神牌。又于正殿前越道建禮樂亭(禮樂亭于光緒年間改為學校,取“立于禮、成于樂”之義,名立成小學)。民國十六年(1927年)火災,左堂化為灰礫,三義廟、崇先殿尚存;當年按舊制重建左堂,取賜恩巖大樟木雕成關帝座像。
2. 清凈寺
清凈寺又名艾蘇哈子大寺。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伊斯蘭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年為因歷400年。初名"圣友之寺",到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瑪出資重修,以后又歷經修建,仍保持當年創建時的風貌。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積約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