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郭峪古城城墻
中國鄉村第一“城”——郭峪村
郭峪村與皇城相府一路之隔,建村于唐代,其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城堡和獨具人性化設計的民居建筑相得益彰。村中有城,僅是這一點已令各國專家都大為贊嘆。更何況郭峪村自古便是文風鼎盛之鄉,文武兼備,巨商輩出。樓慶西先生在他的建筑著作中是這樣描述郭峪村的:“沁水長百里,靈氣鐘陽城。”唐代就有建置,到了明清時代,這個小村更是呈現了雄偉壯觀之態。但見雉堞林立,豫樓高聳,古廟森嚴,官宅豪華,民居典雅,這是村莊嗎?這明明就是一座城池!
豫樓是村里最值得觀賞的建筑,位于村之中央,建于明崇禎十三年,樓四角垂直,四墻平展,數百年風采依舊。一開始還以為豫樓的名字取自郭峪的諧音,問后才知道,所謂“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樓與城為同體結構,城為蜂窩城,樓為蜂窩樓,結構得體。蜂窩城是個頗有新意的概念,其中蘊涵了祖先眾多智慧與經驗,而對于如今的看者來說,又是個如此淺顯易懂的造型。蜂窩城的蜂窩,指的正是城墻的別具匠心。當地人在內墻上分三層用磚石修砌了628眼窯洞。窯洞式城墻的好處在于,一來方便居住,二來方便防守,這不僅讓屯兵有了營房,也讓儲物有了倉庫。古人的聰明,今天的我們究竟能繼承到幾分呢?
砥洎城內的四合院,石桌上的缸放著自家釀制的陳醋
明代古城——砥洎城
砥洎城落成于明崇禎十一年,砥洎城位于潤城鎮西北隅的土丘上,依地形而建,外觀橢圓形,東、西、北三面環水,只有南面與陸地相通,沁河繞城而過,遠望好似砥柱中流,因為沁河古稱洎水,砥洎城因此而得名。
砥洎城出于軍事防御目的而建,同時兼顧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內的民居與巷道與城墻一起被全部納入整體防御體系,擔負防御職責,它體現出鮮明獨特的防御為本、平戰結合的設計風格和建筑特點。砥洎城城墻高十二米左右,臨水的部分城墻更是高達二十米,西側臨水城墻隨地勢而呈梯狀分為兩層,兩層之間有坡道連通。砥洎城的城墻極富特色,潤城鎮冶鐵業發達,并因此出現了一大批富商巨賈,他們用來自于冶鐵業的財富構筑城堡,而冶鐵后廢棄的坩鍋又為城墻的主要建筑材料,既堅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砥洎城外側包以青磚,與其它城墻如出一轍,而從城墻內側,則可以清晰看到坩鍋與石條混砌的特殊結構,那密密麻麻、整整齊齊排列的坩鍋,使人感覺這兒才是真正的“蜂窩城墻”。
城墻上鑲嵌有一塊石匾,黑底白字,上書三個楷體大字:砥洎城。城門門洞并不大,門洞內,可以看到昔日用來封閉城門的石槽和石臼。砥洎城城內面積約三萬七千平方米,類似于古代城市建制的規劃,共分為十個街坊,城墻底的環城道路和街坊間的蛛網小巷將城內民居分隔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院落。城中院落多為單進式二進院,也有不少三進院;坊中街巷狹窄幽長,四通八達,主要巷口設有巷門,坊與坊之間又通過橫跨巷道的過街樓連接,比較大的建筑群中還建有瞭望樓。
蟒河風景區的飛瀑細水
九仙女湖古塔
-順道游覽
蟒河生態旅游景區
蟒河生態旅游景區位于山西省陽城縣東南部,太行山的末端,距離陽城縣40公里的山西陽城蟒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為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北承太岳,東接太行,南連王屋。全區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9公里。總面積55.73平方公里。蟒河生態景區屬石質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