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與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關于AEB功能的隔空互撕成為了整個汽車圈關注的焦點。
事情緣起于11月初,在一場采訪中,何小鵬提到:“友商講了AEB,我認為99%是假的。”被視為直指問界新M7的智能駕駛功能。
對此,余承東11月3日發朋友圈隔空回應:“連AEB是什么,居然有車企的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對行業技術進展與未來發展,缺乏基本認知!”此后的一周內,兩位大佬的爭論愈演愈烈,直至11月9日,何小鵬在社交媒體表示,就近期的“AEB事件”進行了和解,此事件才算告一段落,看到兩位大佬隔空“互懟”,網友在瘋狂吃瓜的同時,也很疑惑,這兩位老總到底在吵什么?AEB又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AEB前景可期 仍存在部分問題
AEB即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是一個輔助剎車的電子系統,AEB可以在車輛遇到突發危險情況,或與前車及行人距離小于安全距離時主動進行剎車(并不一定能夠將車輛完全剎停),避免或減少追尾等碰撞事故的發生,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的一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主動幫人踩剎車,避免撞人或撞到其他物品。
▲AEB功能示意
隨著主動安全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動緊急制動AEB對行車安全的提升有顯著效果,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研究發現90%的交通事故是由駕駛員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的,裝備了AEB的車輛可以減少27%的事故發生率,其中追尾減少率為38%,并能明顯減少事故傷亡。
▲AEB使用場景
那么AEB系統,能讓人完全安心的扔掉剎車踏板了嗎?目前來看還不行。
一方面,從消費者角度看,他們對于AEB系統的了解大多來源于企業的宣傳和廣告。這就可能導致一種情況: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可能會過分夸大AEB系統的性能,甚至進行一些不實的營銷炒作。這種行為不僅誤導消費者,還可能對整個行業的公信力造成損害。
另一方面,對于AEB系統雖然有專業的測試機構和標準,但此類標準對于測評場地和測試環境一般有著嚴格的要求,如試驗道路一般要求路面坡度不超過1%,天氣一般要求在晴朗條件下。但用戶在車輛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更多變的氣候條件、復雜的行車場景。比如正常行駛途中,遇到雨、霧、霾、炫光等惡劣天氣以及前方貨物跌落、事故車輛或臨時封閉施工等復雜場景。因此,即使通過了專業測試,也不代表AEB系統在所有情況下都能表現出色。
AEB到底靠譜嗎 智車信心度C-IAC告訴您真相
那么,我國是否有一套硬性標準可用于評價車輛AEB功能的好壞呢?答案是還沒有。原因之一就在于,AEB需要面對的場景實在有點復雜,很難以量化的形式評判。雖然E-NCAP、C-NCAP 涵蓋了AEB對車、行人、二輪車在不同車型、不同環境、不同速度、不同角度下多種測試項,但這也只能覆蓋AEB使用場景中的50%常見場景,剩余大量場景仍需要經過大量的實測驗證和分析。
為真實模擬消費者更多實際用車場景,給消費者提供客觀準確的AEB等智駕功能的測試結果和信息,今年以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已經挑選了10余款銷量好、市場保有度高的智能駕駛汽車,對其AEB功能在雨、霧、揚塵等特殊氣象環境和夜間逆光、車載物跌落、泥漿飛濺等危險場景下的表現進行了大量測試,并將其歸結為“智車信心度(C-IAC)”測試。
模擬雨天行人橫穿
模擬夜間雨天行人遮擋橫穿(鬼探頭)
模擬霧天
模擬車載物跌落
根據10余款車型的測評結果顯示,特殊天氣和危險場景對智能駕駛汽車AEB功能影響較大,各車型的表現參差不齊,只有極少數車型能夠從容應對雨天、霧天、揚塵、夜間逆光等危險場景,大部分車型AEB功能在常見的雨天和霧天場景下無法準確識別前方目標物并及時剎停,有的車型甚至完全失效;在車載物跌落、泥漿飛濺等特殊場景,基本沒有任何一款車型的AEB能夠正常運行。
部分車型測評結果
由此可見,市面上部分智能汽車AEB功能在特殊天氣和危險情況下確實存在不足,對于用戶來說,自己還是要更加注意道路交通的情況,尤其是在惡劣天氣和危險場景下行車更需謹慎對待。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也將保持獨立和公正,不斷完善和更新測試標準和方法,更準確地反映包括AEB等智能駕駛系統系統的真實性能,為消費者提供客觀、準確的測試結果和信息,幫助消費者更加放心的選用智能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