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已在8月8日正式落下帷幕,中國隊最終奪得88塊獎牌,其中金牌38塊,位列金牌榜第二名。在奧運會上,雖然運動員們或多或少地遇到了一些“插曲”,但從結果上,健兒們酣暢淋漓地展現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越是有今日健兒們的成功,我們越不能忘卻過往的心酸。如果將時光回溯到約100年前,中國隊選手首次亮相奧運會是1932年。那一年,劉長春代表中國,經海路前往洛杉磯參加第10屆奧運會。
因為3個星期的顛簸、時差等多方面因素,劉長春沒有取得太優異的成績。但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作為敢于遠渡重洋為國爭光的第一人,劉長春在人們看來,雖敗猶榮。
隨著新中國成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奧運賽場上,我國的運動員們一次次拿下優異的成績,甚至不斷打破世界記錄。在國家的支持下,在健兒們的不懈努力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隊以51枚金牌首次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榜第一的成績,也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力量”。
奧運會上運動員們優異的表現背后,是祖國的日益強大。工業、經濟、教育的多頭并進,讓國人愈發地文化自信。國貨、國潮紛紛崛起,就在汽車行業,自主品牌的產品也在與合資車、進口車的競爭中快速成長,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自主品牌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原因不僅僅來源于國民的文化自信,他們的產品,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也像參加奧運的健兒們一樣,在幾十年的積淀中不斷提升。無論是產品穩定性,內外觀做工用料還是價格上,自主品牌都不再遜色,甚至已超越了一些合資品牌。諸如長安、吉利、廣汽等自主品牌汽車集團,正憑借過硬的產品、技術與服務理念,扎根中國,走向世界。
如果想找一家歷史悠久的中國汽車品牌,那長安汽車必然是不可忽略的一環。
·百年積淀看長安 積極擁抱新時代
長安汽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上海洋炮局,后于1863年遷往蘇州,更名蘇州洋炮局;1865 年遷往南京,更名金陵制造局。
直到1937年,時名金陵兵工廠的長安汽車由南京遷至重慶,更名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廠。是當時中國最大兵工企業,為抗戰提供 60%的武器彈藥。
在1958年,第二十一兵工廠生產了中國第一輛吉普車——“長江牌”46 型吉普車。截止1963年,該吉普車累計生產1390輛,填補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空白。1984年,企業生產出中國第一批小型汽車,正式進入汽車領域。
擁有厚重歷史積淀的長安汽車并沒有在昔日的榮光中沉迷,而是積極擁抱市場變化,制定符合時代發展戰略,推出中國市場消費者們需要的產品。
2003年,長安汽車成立意大利設計中心,開啟全球研發布局。2009年,長安汽車集團成為中國汽車四大集團之一。2010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累計突破 500 萬輛。2014 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累計突破1000萬輛。2021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累計突破 2000 萬輛。
如今在CS系列、UNI系列等爆款車型的推動下,長安汽車品牌銷量持續增長。2021年6月,長安汽車集團銷量達17.3萬輛。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為13.1萬 輛,乘用車銷量為8.7萬輛。
·定北斗天樞發力智能化 書香格里拉布局新能源
相比于到處宣傳自身的驕人成績,長安汽車卻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產品研發、技術創新與用戶服務上。
隨著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長安汽車依托全球研發體系,以打造經典產品為核心,正逐步將“智能化”和“新能源”打造成為長安品牌的標簽。
在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于2018年8月24日,發布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根據該計劃,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前建立5個全球體驗中心、9大體驗研究基地,打造萬人級客戶體驗。同時,集團將開放技術創新平臺,聯手科技企業、 互聯網及供應商資源,打造軟件數字化開放平臺。預計到 2025 年,將建成 L4 級自動駕駛的智能開放平臺。目前長安與華為合作打造的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也已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為了保障智能化的穩步發展,長安汽車推出了“千人千億”計劃,用以夯實兩大保障。人才保障方面,預計到 2025 年,集團將打造 5000 人規模的開發團隊,軟件開發人員占比提升至 60%。資源保障方面,集團將整合社會資源,重點布局 智慧出行、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地圖、語音交互、全息技術等領域。
與智能化同步推進的,是企業的新能源戰略。2017年10月19日,長安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預計到 2025 年,品牌將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系產品電氣化。
為了實現香格里拉計劃,長安汽車計劃到2025年,在全產業鏈上累計投入超1000億元,其中新能源產品研發領域的投入將超400 億元,新能源專有平臺打造的投入將超100 億元,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將超300億元,共享、充電設施和服務等領域的投入將達200億元。
同時,長安汽車將整合資本、技術、人才,打造新能源生態圈。集團將在與寧德時代、博世集團以及BAT等伙伴戰略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合資參股、聯合開發、產業鏈合作等多種方式,在電池研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充電方式及環境的建設、出行方案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創新合作。
預計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累計推出 25 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車。依托 200 余人的安全團隊,在打造五星安全的新能源產品的同時,率先在新能源汽車上實現 L3 至 L4 級自動駕駛功能。
·第二代CS55PLUS即將上市 為年輕人打造的科技產品
雖然是一家老牌中國車企,但長安汽車卻越做越新,越做越年輕化。于近日開啟預售的第二代CS55 PLUS就是品牌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代CS55PLUS定位為新輕年智趣伙伴,車輛長寬高分別為4515/1865/1680mm,軸距為2656mm,在同級別SUV中處于較高水平。
第二代CS55PLUS整車線條硬朗,設計理念前衛。光影漸進式格柵、星環日間行車燈、遠近光一體式LED大燈讓車輛前臉充滿了科技化元素。車尾的星環LED尾燈、星環尾翼剎車燈則與前臉呼應。尺寸為225/55R19的星環輪輞搭配鄧祿普GRANDTREK輪胎,讓車輛整體性能得到了提升。
內飾方面,第二代CS55PLUS采用了科技美學座艙,通過超連續分體式雙屏、懸浮式中控臺、機翼式按鍵面板增強了車內的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車輛配備的D型運動方向盤具備極強的運動感與戰斗感,駕駛體驗極具特色。此外,車內還配備了一體式運動座椅、先鋒音響、全景天窗、個性內飾配色等豐富配置。智能化方面,車輛還配備了長安汽車最先進的IMS智能交互系統,這套系統支持人臉識別、手勢控制、疲勞檢測預警等多種功能。
動力方面,車輛搭載了藍鯨新一代NE1.5T高壓直噴發動機,匹配了藍鯨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其最大功率達138kW,最大扭矩達300N·m。懸架則保持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形式,其0-100km/h加速實測為8.24s,100km/h-0制動距離約為37.95m。
在記者實際駕駛過程中,感受到第二代CS55PLUS在復雜路況條件下仍有很好的動力、操控表現。通過藍鯨1.5T發動機,車輛可以在前段加速中提供充沛的動力,其變速箱換擋邏輯較為平順,頓挫感不明顯。整車懸架調教偏舒適,對于細小的震動有不錯的過濾效果。在入彎、過彎時提供的支持也完全日常駕駛的需求。
第二代CS55PLUS或于近期上市,預售價為10.69-12.19萬元。在驚喜的預售價、超高的性價比面前,長安汽車面向年輕消費群體打造的智能汽車能有什么樣的市場表現,這家積極擁抱新四化的自主品牌又能在今年創造什么樣的業績,值得期待。
新京報記者 白昊天 編輯 校對